
番外+结局东北的冬铁柱和秀秀铁柱秀秀(东北的冬铁柱和秀秀)剧情介绍_东北的冬铁柱和秀秀精彩试读
一、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东北的一个小村庄里。铁柱和秀秀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的父亲都在城里打工。他们在玉米地边玩耍、在村小学上学,生活虽然贫苦但充满快乐。村小学条件简陋,冬天教室里很冷,孩子们缺衣少食。他们之间有着纯真的友谊,互相分享、互相照顾,如铁柱把窝头给秀秀、铁柱送冻疮膏给秀秀。铁柱的父亲打工回来带回了一台二手电视机,让整个村子都很兴奋。到了春耕时节,铁柱跟着父亲劳作,秀秀会来给他们送玉米,大家对丰收充满期待。最后,村小学面临撤点并校,孩子们要去镇里上学,他们虽然不舍,但也决定勇敢面对未来。
二、内容解答
问题1:铁柱为什么总是穿着父亲临行前留下的旧棉袄?答案:因为这是父亲临行前留下的,铁柱觉得穿着它就像父亲还在身边,虽然夏日闷热但他像宝贝似的天天穿着。
问题2:秀秀的父亲去城里打工,那秀秀母亲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答案:秀秀的母亲在家里种地,从文中描写来看,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如秀秀在学校饿肚子,且家里没钱买玉米种子。
问题3:张老师为什么用萝卜给孩子们上算术课?答案:因为学校条件艰苦,没有更好的教学道具,只能用窖里存了整个冬天的萝卜来教学。
问题4:铁柱在树干上刻名字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铁柱想等他们长大了再回来看的时候,就知道小时候在这里玩过,这是他对童年时光的一种留念方式。
问题5:为什么铁柱要把自己的手套给秀秀?答案:因为秀秀的手被冻得通红,铁柱心疼她,所以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手套给了秀秀。
问题6:铁柱父亲带回电视机时,为什么大家那么兴奋?答案:因为在这个贫穷的小村子里,电视机是个稀罕物件儿,平日里大家只能从破旧的广播里听外面的事,所以看到电视机很兴奋。
问题7:铁柱和秀秀为什么对村小学撤点并校感到不舍?答案:因为他们在村小学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这里的教室、煤炉等一切都承载着他们的回忆,这里就像他们的第二个家。
三、小说点评
这篇小说生动地描绘了东北乡村生活的画卷,通过描写铁柱和秀秀等人物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乡村孩子贫苦却充满希望、纯真且坚韧的生活状态。在描写上,无论是对环境的刻画,如东北的玉米地、村小学的教室,还是对人物情感的描写,像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对家人的思念等,都细腻而真实。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铁柱的懂事、秀秀的可爱、张老师的善良等都跃然纸上。小说情节丰富,有孩子们的玩耍、家庭的离别与团聚、学校的生活等,这些情节组合在一起,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能体会到在艰苦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谊。
四:《东北的冬铁柱和秀秀》铁柱秀秀精彩内容:
清晨,第一缕阳光像是被谁轻轻洒下,均匀地铺在村委会那略显陈旧的公告栏上。一张教育局的通知在晨光中格外醒目,纸张泛着微微的光,好似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
铁柱和秀秀放学后像往常一样结伴回家,路过村委会时,被一群大人围在公告栏前的热闹场景吸引。两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好奇,默契地挤过人群,想要瞧个究竟。
“撤点并校?这是啥意思啊?”铁柱皱着眉头,眼睛紧紧盯着通知上的字,一脸茫然。那些黑色的字迹仿佛变成了一个个谜团,在他脑海里打转。他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一种熟悉生活即将被打破的预感涌上心头。
旁边一位大爷吸了口旱烟,缓缓吐出一个烟圈,接着叹了口气说:“就是咱村的小学要撤了,以后孩子们都得去镇里上学喽。”大爷的声音沙哑,带着几分无奈,那烟圈在空气中缓缓散开,像是他们即将消散的平静生活。
铁柱和秀秀猛地对视一眼,眼中满是震惊和不舍。他们在这所村小学度过了太多快乐的时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他们的回忆。那间有些破旧的教室,摆放着参差不齐的桌椅,却装满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还有那生着旺旺火苗的煤炉,在无数个寒冷的冬日,给他们带来了温暖,让他们在冰天雪地中也能安心学习。在这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为了难题绞尽脑汁;一起玩耍,在课间的嬉笑打闹中度过无忧无虑的时光。这里,早已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回到家后,铁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母亲正在灶台前忙碌,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担忧地说:“去镇里上学可远了,你能行吗?”母亲转过头,眼神里满是关切,她担心年幼的儿子要面临这样的挑战。
“我能行,娘,我不怕远。”铁柱胸脯一挺,坚定地说。其实他心里也有些害怕,想到那漫长的上学路,陌生的学校环境,心里就有些发怵。但他不想让母亲担心,他知道这是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必须勇敢面对。
第二天,教室里的气氛有些压抑。张老师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脸上的神情有些凝重。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学生,然后正式宣布了这个消息。
教室里瞬间一片寂静,安静得能听到窗外鸟儿飞过的声音。孩子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失落,他们低着头,有的轻轻咬着嘴唇,有的眼眶已经微微泛红。他们舍不得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舍不得亲爱的张老师,那些一起度过的课堂时光、课间游戏,此刻都像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放映。
“同学们,虽然咱们村小要撤了,但这也是为了让你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到了镇里,大家要好好学习,不要忘记在这里的点点滴滴。”张老师的声音有些哽咽,他用力眨了眨眼睛,试图忍住泪水。他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心中满是不舍。但他明白,这对孩子们的未来是好的,他们应该去更广阔的天地接受教育。
放学后,铁柱和秀秀来到教室后面的煤炉旁,默默地站着。煤炉里的火已经熄灭,只剩下一些冰冷的灰烬。这个煤炉陪伴了他们无数个寒冷的冬日,曾给他们带来了温暖,也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如今却要和它告别了,他们的心里满是不舍。
“铁柱,我不想去镇里上学,我舍不得这里。”秀秀的眼眶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终于忍不住,一颗泪珠滚落下来。她想起在这里和铁柱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那些一起围在煤炉旁取暖、一起分享零食的画面,就像一把把刀,割得她心里生疼。
“我也舍不得,但是咱们得听大人的话。说不定镇里的学校会更好呢。”铁柱安慰着秀秀,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秀秀的肩膀。其实他心里也十分难过,只是他不想让秀秀更伤心,所以强忍着泪水,假装坚强。
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曾经在课堂上,他们一起为了一道数学题争论得面红耳赤;课间休息时,在教室外的空地上一起跳绳、丢沙包,欢笑声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而现在,这些都即将成为过去。
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童年的一部分已经悄然结束,新的挑战正等待着他们。但他们相信,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他们。就像过去无数次一起面对困难一样,他们会手牵手,勇敢地走向未来。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给整个教室镀上了一层金色。他们的身影在这余晖中显得有些孤单,却又无比坚定。在这个即将离别的时刻,他们在心中默默和过去告别,同时也在期待着未来的未知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