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校尉岳飞,开局逆转夷陵岳飞刘备小说梗概_(听见尘埃)三国:校尉岳飞,开局逆转夷陵岳飞刘备全文阅读地址+免费试读章节
一、故事梗概
岳飞仿佛从一个很长的梦中悠悠转醒,发现自己身处汉末乱世,原来他重生了,此世他是刘备中军帐下从征校尉岳飞,因巡视患疫病士卒感染死去。而现世正处于刘备伐吴时期,刘备因关羽被杀、张飞被刺而兴兵,前期顺利,但在夷陵陆逊到来后两军对峙。此时天气炎热,岳飞深知此地驻军于密林易被火攻,就像前世赤壁之战曹操大军毁于火攻一样,他想劝说刘备撤军。刘备最初对他这个小小校尉的建言不满,但岳飞详细解释了陆逊可能的火攻计划以及应对之策,即佯装中计,暗中撤离大部人马,留少数士卒麻痹陆逊,同时设伏兵,等陆逊大军出动就进行反包围,还可派人切断吴军退路,刘备认可了这个计划。
另一边,陆逊也正在谋划火攻刘备大军,他派遣淳于丹探营后,准备让朱然断刘备后路,徐盛执行火攻,潘璋、淳于丹攻汉军前军,诸葛瑾等人留守营寨。诸葛亮在成都得知刘备驻军的危险情况后,派士卒回去请求刘备移营,还做了应对失败的安排,如让吴班护送刘备退往白帝城,自己在鱼腹浦设伏兵,并让马谡带两千人去布阵。赵云也被诸葛亮派去救助刘备。曹丕在洛阳,司马懿向他汇报伐吴蜀军的情况,司马懿请缨伐吴未被允许。
徐盛按计划对蜀军营寨实施火攻,却发现被杀的蜀军士卒很少,进中军大帐发现刘备已不在,意识到中计。此时他们被蜀军包围,徐盛欲突围,在营寨外遇到岳飞,两人交手,徐盛不敌。徐盛在丁奉的掩护下突围,丁奉为阻挡岳飞受重伤,最终被岳飞所杀。徐盛逃跑过程中,岳飞紧追不舍,徐盛虽多次遇到危机但都暂时逃脱,最后徐盛战马受伤,亲兵为他争取时间也被岳飞所杀,徐盛与岳飞再战最终被岳飞斩杀。牛高这边,他告知岳飞有三千余吴军投降,吴班也来称赞岳飞,认为他此战居功至伟。刘备封岳飞为偏将军,此时又有消息传来,潘璋、淳于丹正在猛攻汉军前军,陆逊也率部渡江而来,刘备便命岳飞领军五千、吴班率军五千前往支援,傅肜领兵三千作为奇兵潜伏策应,刘备则率全军向东挺进。而在夹江岸边,孙桓在李异和刘阿的劝说下仍坚持尽快赶到蜀军营寨擒拿刘备。
二、内容解答
1. 问:岳飞为何在重生醒来时被人当作患疫病而死?答:因为此世的岳飞原身是刘备中军帐下从征校尉,因被派去巡视患有疫病的士卒,不慎感染疫病而被军中医师诊断死亡。
2. 问:刘备为何最初对岳飞的建言不满?答:因为岳飞只是一个从征校尉,身份低微,而刘备认为自己的决策无误,大军营寨固若金汤,岳飞妄言是对他决策的质疑,并且此时汉军与吴军对峙,贸然撤军自损士气。
3. 问:陆逊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对刘备实施火攻?答:因为入伏以来,蜀军已有不少士卒病倒,士气低落,且刘备舍舟就陆,处处结营,短期不会改变部署,同时对岸树林茂密,一旦起火蜀军难以扑救,陆逊想利用这些条件一举覆灭蜀军。
4. 问:诸葛亮为什么要在鱼腹浦布阵?答:因为他深知刘备驻军的危险,若刘备战败,此阵虽无法击败陆逊大军,但可震慑吴军,给予刘备脱身之机。
5. 问:司马懿请缨伐吴被拒后,他和司马师有何打算?答:司马懿因被拒感到曹氏亲贵和陛下对自己的提防,司马师打算密嘱氏族宗人及各处门生亲信,在朝为官者谨小慎微,在外治学、为吏行商者绝不可妄议朝政。
6. 问:徐盛火攻蜀军营寨后发现中计,为何还会被轻易包围?答:因为岳飞等人提前知晓了吴军的火攻之计,只在营寨中留下少量蜀军作为诱饵,吸引徐盛的军队进入,周围早已埋伏好大量汉军,所以徐盛被轻易包围。
7. 问:丁奉为何拼死也要掩护徐盛突围?答:因为他知道徐盛的生死关乎大局,如果徐盛能突围出去,将这里的战况带回给陆逊,陆逊便能及时调整部署,扭转乾坤,所以他拼死也要为徐盛争取一线生机。
8. 问:刘备为何封岳飞为偏将军?答:因为岳飞在与吴军的战斗中表现英勇,斩杀了东吴大将徐盛,并且他提出的应对陆逊火攻之计的策略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汉军在战斗中取得优势,所以刘备封他为偏将军。
9. 问:李异和刘阿为什么劝说孙桓不要急于参战?答:因为之前夷道被围时陆逊不曾派兵驰援孙桓,他们认为现在不需要那么积极,想让徐盛等先损耗蜀军兵力,自己再去收割蜀军将领首级,轻松获取功劳。
10. 问:岳飞为什么觉得若大宋之主是刘备,女真蛮夷就不足为惧?答:因为刘备能够赏识他的才能,封他为偏将军,他看到刘备的汉军阵营中有众多英勇之士,大家齐心为大汉效力,这样的君主和团队氛围让他觉得若在大宋也有这样的情况,面对外敌女真蛮夷就有足够的力量应对。
三、小说点评
这篇小说情节丰富、构思巧妙。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融合在一个故事中,如岳飞重生到汉末刘备伐吴的时期,创造出一种新奇的故事背景。在人物塑造方面,各个角色都有鲜明的特点,像岳飞的智勇双全,他凭借前世的军事经验在现世提出合理的战略建议;刘备既有君主的威严,又能听取岳飞这样小人物的建议;陆逊的谋略也展现得很到位,他精心策划火攻刘备大军。此外,小说中的战争场面描写生动,如徐盛火攻蜀军营寨以及之后被围突围的场景,战斗过程紧张刺激,双方的战术、心理都有体现。同时,通过多线叙事,像刘备这边、陆逊那边、诸葛亮在成都的安排以及曹丕司马懿这边的情况等,使故事更加丰富饱满,展现出一个宏大的历史战争画卷。
四:《三国:校尉岳飞,开局逆转夷陵》岳飞刘备精彩内容:
偏将军官名始于春秋。
在将军中地位较低,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而来。
岳飞一愣,反应过来后赶忙抱拳:
“陛下隆恩浩荡,岳飞何德何能,敢受此重任!”
刘备微笑摆手,拍拍其的肩膀:
“鹏举,汝英勇善战,智勇双全,此封赏汝当之无愧。”
“朕相信,汝定能继续为我汉军立下赫赫战功!”
“岳飞,谢陛下隆恩!”岳飞郑重抱拳,心中颇为感慨。
若当初的大宋之主乃为刘备,那么女真蛮夷又有何惧!
“恭喜陛下得此良将!”吴班笑着抱拳。
“哈哈哈~”刘备大笑,看着眼前英气勃勃的岳飞,心中满是欣慰。
能够拥有这样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乃汉军之幸,天下之幸。
“吴班,汝此次策应有功,朕亦不会忘记。”刘备笑着转向吴班。
吴班抱拳:“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
“能为陛下效力,是臣的荣幸。”
刘备满意点头:“汝等是汉军的脊梁,是朕的依靠。”
“有汝等英勇之士,何愁江东不灭,天下不定!”
“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大汉效力,不负陛下厚望!”吴班郑重抱拳。
“陛下,岳飞愿为汉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岳飞定当冲锋在前,为大汉开疆拓土!”
“好!好啊!”刘备连连点头,正欲再行开口。
“报——”
一名士卒飞奔而来,单膝跪地:
“禀陛下,吴将潘璋、淳于丹正领军猛攻前军冯习、张南将军所部!”
“且,据哨骑探报,陆逊正率本部人马,以及诸葛瑾等人渡江而来!”
刘备闻言,不禁看了岳飞一眼,心中暗忖:
一切果真都在岳飞的意料之中!
若非听从岳飞之计,提前撤离营寨,眼下恐自己早已成为吴军的刀下亡魂。
不过,潘璋、淳于丹所部人马应不下八千之数。
诸葛瑾、骆统等人所部应该也有万余人马。
陆逊本部人马恐不下于一万五千之数。
然,冯习、张南所部前军只有两万人马。
虽然自己已然提前下令,让其撤离营寨。
但面对数倍于己的吴军,冯习、张南恐也难以招架。
一旦冯习所部被陆逊三军合围,尽数歼灭。
那么,不仅眼下获得的优势,将荡然无存,甚至还会彻底落入败局....
念及此,刘备面色凝重无比,看向岳飞与吴班:
“鹏举,着汝领军五千,即刻赶往前军营寨予以支援。”
“元雄,汝率军五千,在旁策应!”
岳飞与吴班闻令,皆是神色一凛,随即郑重抱拳:“臣遵旨!”
刘备看着两人,沉声道:“此战关乎我军全局,务必小心谨慎。”
“此外,在确保前军不失之下,对吴军施行反包围。”
“陛下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岳飞、吴班齐声应和。
言罢,两人转身,翻身上马。
留下吴军降卒后,各自率领本部人马,朝东疾驰而去。
“陛下,臣请战!”傅肜上前一步,郑重抱拳。
刘备看了他一眼,轻轻点头:
“义阳,着汝领兵三千,作为奇兵,潜伏于侧。”
“待岳飞、吴班与吴军交战正酣之际,突然出击,攻其不备。”
“臣遵旨!”傅肜抱拳领命,率领三千人马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望着傅肜离去的背影,刘备心中喃喃:
“愿天佑大汉....”
“陈到,传令下去,全军向东挺进!”刘备转向陈到。
“诺!”陈到抱拳领命。
随着刘备的命令传达下去,步兵、骑兵、弓箭手等汉军士卒即刻行动起来,向东挺进而去。
就在刘备下达命令之际,前往汉军前军营寨的路上。
“岳将军,这吴狗来的还挺快,一刻也不让人停歇!”
牛高边催马急行,边冲着岳飞大喊。
“此乃陆逊筹谋已久之计,自然兵贵神速!”岳飞沉声回道。
虽然路途颠簸,但他胯下战马,却如同与他心意相通一般,稳健的奔驰向前。
“牛高,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行,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前军营寨!”
岳飞高声大喊,声音在夜风中回荡。
“诺!”牛高重重应声。
随着岳飞的命令,五千士卒催马急行,宛如一股铁流,迅速穿梭于林间小道之上。
马蹄声如雷,震得地面微微颤抖。
岳飞紧盯地面,纵马急驰。
冯习、张南所部前军,正面临数倍于己的吴军猛攻。
自己需率军,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吴军阵中,为前军解围。
唯有如此,方可彻底扭转夷陵之局.....
此时,距离岳飞所部二十里外的夹江岸边。
“快!快!快!”骑于战马之上的孙桓,不断催促着所部士卒下得战船。
“将军无需如此急切!”李异面向孙桓。
“此前夷道被围,那陆逊不曾派一名一卒驰援将军。”
“眼下,虽然将军奉命全线反攻蜀军,但若是去的早了,那岂不是白白葬送兄弟们性命,为他陆逊做了嫁衣。”
刘阿附和道:“将军,且让徐盛他们多损耗一些蜀军兵力。”
“届时,我等赶到之际,只需收割蜀军将领首级即可。”
孙桓看了两人一眼,肃然道:
“李异、刘阿,你我皆为江东将士,当以江东兴亡为己任。”
“陆逊虽未派兵援我,但此乃大局考量,非个人恩怨。”
“我等岂能因个人恩怨,而置江东大局于不顾?!”
“且,刘备所在中军兵力雄厚,若是让其走脱,我等又有何面目面见大王?!”
什么江东大局?
你孙桓不就是想要生擒刘备,从而回转江东邀功吗?
心中虽然腹诽不已,但李异面上却是不动声色,连连点头:
“将军教训的是...教训的是!”
刘阿赶忙抱拳:“将军教诲之言,末将定当牢记于心。”
孙桓满意点头,一挥手:
“传令,速速下船登岸,尽快赶到蜀军营寨,擒拿刘备!”
“诺!”李异、刘阿齐齐应声。
半炷香后,五千吴军士卒尽数登岸,严阵以待。
“诸位,一雪前耻的时候到了!”孙桓长刀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