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外+结局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朱厚炜朱厚照(大唐彦祖)剧情介绍_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精彩试读
一、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大明弘治年间。弘治七年十二月,北平大雪,张皇后生下皇子朱厚炜。朱厚炜重生到这个小皇子身上,他在婴儿时期十分弱小,大多数时间都在吃睡,由张皇后照顾,弘治皇帝也对他的诞生十分激动并亲自取名。朱厚炜满月时众人前来祝贺,期间发生了一些趣事,如弘治皇帝抱他时他因排泄而哭,朱厚照挑他小雀儿等。随着朱厚炜成长,他经历了一些小波折,如生病被误诊为麻风病,差点夭折,后在年轻御医王务的秘密治疗下转危为安。弘治皇帝和张皇后对他关爱有加,朱厚炜也和家人有着各种互动,如和大哥朱厚照玩耍、和家人一起过年、参加皇家宴会等,同时他也目睹了宫廷中的人际关系,像张皇后与太皇太后周氏关系不睦,外戚间的各种情况等。随着时间推移,朱厚炜逐渐长大,到弘治十一年夏,他五岁(实际两岁半),可以独立行走和正常交流,在成长过程中还发生了后宫女官欺负婢女秀宜,最后被张皇后处置等事情,朱厚照还曾提出让朱厚炜去东宫当太子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想法。
二、内容解答
问题1:为什么朱厚炜重生后思考自己身份会很疲惫?答案:因为他小小的身躯注入了成年人的灵魂,身体机能难以支撑他去思考复杂的事情,所以每次思考自己是谁这种复杂问题时,就会劳累疲惫地睡去。
问题2:为什么张皇后坚持自己母乳喂养孩子?答案:她认为自己的母乳喂养会让自家的孩子更聪慧,并且和母亲的关系也更亲昵。
问题3:为什么弘治皇帝在朱厚炜生病时放下政事?答案:因为在他心中,自家孩子的事情比国家大事更重要,他非常关心朱厚炜的安危。
问题4:为什么朱厚炜担心太医提出驱邪的说法?答案:因为这是一个讲究天人感应的年代,任何异常都能和鬼神扯上关系,如果太医提出驱邪,可能会对他造成不好的影响,他又难以反驳这种封建迷信的说法。
问题5:为什么朱厚照在朱厚炜身上练字?答案:因为朱厚照才三岁开始学写字,还不懂事,比较顽皮,只把弟弟的身体当成练字的地方,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
问题6:为什么朱厚炜护着朱厚照?答案:虽然朱厚照顽皮,但朱厚炜考虑到以后自己可能会用到朱厚照,这就当提前支付利息了,毕竟自己面临着两岁夭折的命运,需要有依靠。
问题7:为什么弘治皇帝给朱厚炜的赏赐超越了皇子的礼仪?答案:一方面是弘治皇帝对朱厚炜的重视和喜爱;另一方面是因为张皇后一直唠叨弘治皇帝偏心太皇太后那边,弘治皇帝为了让张皇后不再唠叨,从朱厚炜身上找补回来。
问题8:为什么张鹤龄兄弟要霸占富商家的田地?答案:他们想要多弄点钱给朱厚炜买玉佩,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俸禄不够,长芦盐引又没兑换出来,而朱厚炜喜欢玉,马上又要抓周了,他们想送点好东西。
问题9:为什么朱厚炜想自救时选择让朱厚照去和太医说?答案:因为朱厚照才四岁,不谙世事,很多逻辑和官场规则都理解不了,不会怀疑朱厚炜为何能说出这些话,并且他的话容易被当成是弘治皇帝借着他的口传达的,不容易引起怀疑。
问题10:为什么年轻御医王务愿意冒险治疗朱厚炜?答案:因为太子朱厚照传达了治好朱厚炜可以升官加爵,治不好也没事的话,对于一名八品的年轻御医来说,升官加爵的诱惑很大,而且不用担心治不好的后果,所以他权衡利弊后愿意冒险。
三、小说点评
这篇小说具有多方面的优点。首先,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朝弘治年间,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如宫廷礼仪、皇家生活场景、节日习俗等,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明朝宫廷之中。其次,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活,无论是主角朱厚炜的聪慧早熟与无奈,还是朱厚照的天真顽皮,以及弘治皇帝的慈爱、张皇后的护犊情深等,都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刻画得淋漓尽致。再者,情节丰富多样,既有家庭琐事中的温馨与欢乐,如家人之间的互动、兄弟间的玩耍等,也有宫廷中的权力斗争、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还有朱厚炜面临生死危机时的紧张情节,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吸引力。总体而言,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小说,能够吸引读者深入阅读,感受明朝宫廷生活的独特魅力。
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朱厚炜朱厚照精彩内容:
朱厚炜生病这段时间,太皇太后周氏那边的人分别都来探望过,不过因为麻风病的原因,都没能进去探望朱厚炜。
朱厚炜的两个舅舅也是如此,娘亲舅大,这两舅舅虽然小气吧啦的,但听到自家二外甥病危,也都好几日没怎么吃喝,只是春和殿那边被封了,他们也没办法进去探望。
但凡和皇室沾亲带故的,几乎都送来了慰问,这是礼数,就是为了防止日后朱厚炜万一转好,会心生不满。
得知朱厚炜转好已去坤宁宫,仁寿宫那边,老太后亲自带着自己两个弟弟庆云侯、长宁伯来坤宁宫探望朱厚炜,并送了许多礼品给朱厚炜。
等他们走后没多久,寿宁侯、建昌伯张鹤龄兄弟两也入宫,才到坤宁宫外,就听到这两个舅舅哭喊道:“外甥哦!二外甥哦!苍天保佑呐,我的二外甥终于好了!”
两兄弟哭红了眼眶,张鹤龄和张延龄人手拿着一个玉青蛙过来送给朱厚炜,这是精品的和田玉,价值不菲,这次两个舅舅终于没那么抠搜了。
两个舅舅抱着朱厚炜,一会儿捏捏脸庞,一会儿捋捋头发,宝贝到了极点。
倒是让朱厚炜很不自在,于是只能哭着抗议两个舅舅的蹂躏。
张皇后大声训斥,两个舅舅这才放下朱厚炜,不敢造次,不过无论如何,知晓他们二外甥病好了,他们还是由衷的感到高兴。
朱厚炜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本该夭折的他,这次危厄度过,想来也算是某种程度改变了大明弘治朝的历史。
日子如同往日一样,日复一日,四季轮换。
小孩子的成长总是那么的猝不及防,眨眼之间朱厚炜已经可以独立行走,正常交流。
这时已经来到了弘治十一年夏。
论年龄,朱厚炜已经五岁了,可实际也不过才两岁半,他出生月份比较大。
大哥朱厚照也已经八岁了。
朱厚炜有种蛋蛋的忧伤,在婢女的带领下找到了张皇后,抗议道:“娘!我不要穿开裆裤了!漏风!”
张皇后道:“你前两天来坤宁宫和娘睡还尿床了。”
没办法,这些事他不能控制,身体机能都和两岁半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很显然这次抗议无效了。
朱厚炜依旧很胖,小胖球一样,皇室的营养太丰富了,他不胖也不行,每每吃饭的时候,皇后娘亲总是一勺一勺喂猪一样喂的他满嘴都是,害怕吃不饱,吃完了还要给自己塞几个水果。
虽然朱厚炜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宫殿,但大多数时候他都还是在坤宁宫。
只是很多时候皇后娘亲要处理后宫的事务,很少会陪着他,大多时候都是春和殿的婢女伺候着朱厚炜。
弘治皇帝在前朝也很忙碌,不过对朱厚炜的关心依旧无微不至,春和宫有婢女十五人,太监二十三人,和东宫的配置没办法比,不过三十多人照顾朱厚炜已经足够。
但弘治皇帝又从尚仪局调了一名女官和十名婢女过来。
这名女官是尚仪局的尚仪,正五品女官,专门负责后宫嫔妃等礼仪、起居诸礼。
在她来春和殿后,原本负责照顾朱厚炜起居的丫鬟则被调去做一些杂事。
兴是知晓这名婢女的地位很高,尚仪局的尚仪女官才来春和宫,就拿她开刀,给春和宫内诸太监婢女立下威望。
当初朱厚炜生病,就是那名婢女对自己贴身照顾,朱厚炜也知晓了她的名字,旁人都唤她秀宜。
后宫的宫斗自然不会发生在朱厚炜和张皇后、朱厚照的身上,他们的地位实在太崇高了,可后宫却并不是他们看到的那么祥和,暗中的争斗争宠等事层出不穷,尤其在宫女和太监身上更盛。
新来的尚仪女官总是会对秀宜呼来喝去的使唤,因此很快便在春和宫立下威望。
“秀姐姐,我要去找阿娘。”
朱厚炜找到秀宜,牵着她的手,只不过现在婢女秀宜正在洗衣。
尚仪女官笑着来到朱厚炜身前,抱着朱厚炜道:“二皇子殿下,小婢陪你去找皇后娘娘。”
“呜呜呜,疼,疼,疼。”
朱厚炜哇哇大哭起来,尚仪女官吓坏了,她确定自己根本没用力,不知为什么朱厚炜忽然哭喊了起来。
如果这个机会婢女秀宜都抓不住,那就活该要被人家欺负一辈子了。
好在秀宜反应迅速,立刻去坤宁宫将此事禀告了张皇后。
张皇后立刻带人赶来,看着哇哇乱哭的朱厚炜,心疼坏了,当即撤掉了尚仪女官的职,将她打发去了浣衣局洗衣去了。
这于张皇后来说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但那名尚仪女官这辈子恐怕都没出头之日了。
夕阳西下,张皇后拉着小胖墩朱厚炜,缓缓地踱步在红墙灰瓦的紫禁城宫闱道路上,朝坤宁宫走去。
“弟,弟!”
朱厚照结束了今天的课业,兴奋的来坤宁宫找朱厚炜,“娘!我有个想法!你让父皇把太子让给弟。”
“我要去春和宫,让弟去东宫!”
听到自家好大儿这番话,张皇后气得七窍生烟,前来坤宁宫做客的两位国舅都不免感慨自家这个大外甥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
其实这也好理解,东宫的课业实在太繁多,朱厚照虽然天资聪慧,但就不是能坐得住的主,他宁愿和朱厚炜换一换,自己天天在春和殿快乐的玩耍,让朱厚炜去东宫受罪。
张鹤龄笑呵呵的道:“大外甥,你去和皇上说,皇上肯定很开心!”
朱厚照激动的道:“真的吗?”
自己这个傻大哥,还真信了,恐怕这边告诉父皇,那边屁股就要开花。
这个大舅是真的不着调啊,朱厚炜心里吐槽,也就在这个时候,弘治皇帝来了。
朱厚炜迈着短腿满头大汗的跑到弘治皇帝身前,弘治皇帝笑呵呵的将小家伙抱起来。
“阿耶,大舅,大舅说让大哥把太子让给我,我要去东宫玩。”
听到这话,张鹤龄虎躯一颤,脸色顿时刷白一片,赶忙颤抖的道:“皇上,我可没这么说啊!”
这倒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