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外+结局汉穿:我表哥是霍去病刘徽霍去病(甘与子同梦)剧情介绍_汉穿:我表哥是霍去病精彩试读
**一、故事梗概**小说讲述了大汉未央公主刘徽的故事。刘徽聪慧过人,为了保护家人、为大汉出力,她努力发展各种技术和工艺。她改进冶铁工艺,制作出轻薄的铁锅和锋利的武器;训练女兵,提高自己的实力;研究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文化发展;还尝试改良猪种,让百姓有更多肉食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和才能,还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大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她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嫉妒,比如王太后曾试图争夺冶铁工艺的控制权,馆陶大长公主和废后陈柔嘉因卫子夫被立为皇后而对刘徽心怀恶意。但刘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化解了这些危机。**二、内容解答**1. 为什么刘徽要打修成子仲?- 修成子仲辱骂刘徽的舅舅卫青,还咒骂他,并且看不起卫青,刘徽为舅舅出气,也为了堵住那些人的嘴,所以打了修成子仲。2. 刘徽为什么想要练兵?- 刘徽想要保护家人,她认为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在将来保护家人,不受人欺负。她看到卫青在战场上的威风,也想为大汉开疆辟土,证明女子也能有所作为。3. 刘徽为什么研究冶铁工艺?- 刘徽想要改进武器,提高大汉的军事实力,为出击匈奴做准备。同时,她也希望通过冶铁工艺的改进,制作出更好的生活用品,如铁锅等,从中获利,为自己练兵提供资金支持。4. 刘徽为什么要研究造纸术和印刷术?- 刘徽认为造纸术的出现可以改变书写和传播知识的方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印刷术与造纸术结合,可以大量印刷书籍,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书识字,推动大汉的教育发展,为大汉培养更多的人才。5. 馆陶大长公主为什么要找刘徽?- 刘彻因为刘徽的功劳而立卫子夫为后,这让废后陈柔嘉无法接受。陈柔嘉想拿刘徽出气,馆陶大长公主为了满足女儿的要求,同时也想借此威胁王太后,所以借王太后之名把刘徽带到长门宫。6. 刘徽为什么敢跟着馆陶大长公主去长门宫?- 刘徽身上带有弩弓,有自保的能力。她也想趁机解决问题,避免日后麻烦不断。同时,她认为馆陶大长公主未必真的敢要她的命,所以决定去一趟。7. 霍去病为什么打刘徽?- 刘徽明知去长门宫可能有危险,却还是主动跟着馆陶大长公主去了,霍去病认为她这是以身犯险,为了给她一个教训,让她记住不能这样冒险,所以打了她。8. 刘徽为什么想要对付陈家?- 陈家曾想杀卫青和卫子夫,刘徽对他们心怀怨恨。而且馆陶大长公主和陈柔嘉将主意打到刘徽身上,刘徽决定借机搅得陈家不得安宁,收点利息。**三、小说点评**这篇小说以古代汉朝为背景,塑造了一个聪明勇敢、有抱负的公主形象——刘徽。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权谋、智慧和勇气的较量。刘徽的形象鲜明,她不仅有智慧,能够改进各种工艺技术,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保护家人和为大汉做出贡献,不断努力和奋斗。同时,小说中其他人物如刘彻、卫青、霍去病等也都刻画得较为生动,他们各自的性格和立场都在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小说通过刘徽的经历,展现了古代宫廷中的复杂斗争和人性的多面性,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富有想象力和深度的小说,值得一读。
四:《汉穿:我表哥是霍去病》刘徽霍去病精彩内容:
越想越担心的淮南王,朝霍去病道:“霍郎君,虽是陛下诏令,但我这淮南王国内,若抽调出五千兵马给了郎君,怕是没有办法维护境中安宁。”
闻此言,霍去病神情自若,带上几分认可的道:“久闻淮南王礼贤下士,治内一向安宁。想来没有这五千兵马,定也能保境内安宁。陛下是对淮南王信任,故才命我前来借兵。盐可富国,陛下眼下有心整治盐务,难不成淮南王不愿意为陛下所用?”
不愿意为陛下所用的人,该得到何种下场?
淮南王不蠢,当即察觉霍去病眼神中的不善。
兵,淮南王无论想不想都要借,而且非借不可。
不借,就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借了,这些兵还能还回来吗?
淮南王暗吸一口气,思量的是如何拖?
“倘若淮南王多有不便,我可以在淮南国境内,征兵五千。”霍去病没有等到想要的答案,倒是给出另一个解决事情的方案。没有现成的兵也无妨,霍去病可以在淮南王国征兵。
淮南王闻言心头止不住直跳,霍去病什么意思?
在淮南国由他征兵,想探淮南国兵马的底?
“怎敢劳烦郎君。此事还请郎君容我几日,几日后我一定把五千兵马奉上。”淮南王需要先把人送走,送走之后找人商量商量,接下来如何应对。
霍去病目光灼灼不容拒绝的盯紧淮南王道:“如此,三日后我来领兵。”
几日,容得淮南王几日吗?
分明霍去病就是咄咄逼人,好让淮南王急。
似是不经意的瞥过周围,那里头有多少人听到,又为此而着急?
霍去病给出时间,也将诏令送到,当即准备离开。
“告辞。”霍去病朝淮南王拱手,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去。
淮南王思绪万千,压根不敢拦下霍去病,只能眼睁睁看着霍去病离去。
“王爷,朝廷是来者不善。先是一个未央公主出售平价盐,乱我们的心,接着打起整治盐务的名号向王爷借兵,分明另有所图。王爷,咱们不能坐以待毙。”霍去病一走,之前和淮南王在一起讨论应对刘徽之策的人,全都冒头,都认定刘徽和霍去病是来者不善。
淮南王岂不明白这个道理,眼下当务之急难道不是应该想想,如何解决眼下的困境?
“依你们之见,当如何是好?”淮南王思来想去,一时想不出解决办法。如此,倒不如集思广益,听听他们有何良策。
“不妨把人给他们。用这些人想办法弄清楚未央公主制盐之法。听闻未央公主在长安极喜欢捣鼓各种稀奇古怪的手艺,白纸,印刷术,都是未央公主手下的人弄出来的。制盐之法,定有所改进。否则未央公主不会离开长安,出现在要此。遑论霍去病提及,陛下生出整治盐务之心。”哪怕霍去病来一趟透露的消息很少,并不妨碍有人通过蛛丝马迹联想到种种可能。
淮南王细品,此言不虚,极有这个可能!
“王爷,送到手中的宝贝,不要白不要。”刘徽手里的盐,太便宜了,便宜得让他们都认为刘徽怕是在做亏本生意。
转念一想,亏本的生意,刘徽愿意做,她身边的人能不拦着?
由此可以断定,刘徽盐虽然卖得便宜,绝对不亏。
嘶,这说明刘徽手里改进了制盐的法子。比他们常用煮盐的法子要节省成本。
思及这个可能,谁能坐得住,当下只有一个念头,把刘徽的法子抢来。
正好,霍去病不是要跟淮南王借人吗?大方的借。
实在不成,等到出事,一不作二不休……
“王爷有些想法既然还在,倒不如寻个机会。想当年齐桓公何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正是因为管仲提出的以盐富国。如果我们也能把法子握在手里,王爷还用担心军费?”都是相熟的人,各自的那点心思何必说得过于明白。
盐利之富,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理当想方设法握在手里。有任何可能都不放过。
朝廷来者不善,有何阴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懂是捉住机会,万万不能落人于柄。
淮南王似也想到这一层。
实在闹不清楚刘彻的想法也没有关系,只要他们握住主动权,不怕!
淮南王沉吟良久才道:“命人查探清楚,霍去病和未央公主是不是在一道?”
很快,有人查明,两人确实是一道来的。
一道来的,一个将盐价降下,一个奉命整治盐务。
明摆着来者不善。
一时间,淮南王有些着急了。
“莫不是我们的盘算让刘彻知道了,特意派两个黄口小儿过来试探,倘若我们有任何异动,立刻将我们一网打尽?”淮南王想到这个可能。
越想越觉得是的。
“不能吧,两人领来的兵马不过才三千多。况且,王爷都说了,他们不过两个黄口小儿,不足为患。”没有人会认为两个孩子能干什么,手里没有人,就三千多的人,还能翻了淮南王的天?那淮南王怕是要成为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淮南王马上吩咐道:“密切注意各方兵马调动。”
没错,只要没有兵动的痕迹,淮南王相信纵然朝廷不怀好意,断不可能想要逼反于他。
推恩令一经下达,能反的,想反的人,早就反了。
只是刘彻手中兵马强悍,淮南王手里没有多少兵马,饶是想做些什么,都不能做。
便只能忍着,以寻良机。
如果可以,淮南王并不想在此时动手谋反。
可他不想,却是有人暗戳戳在算计他。
“馆陶大长公主是不是拿了金仙的事威胁我祖母,才让我祖母不得不把我传到她的宫中,把我交给馆陶姑祖母?”刘徽何许人,之前她想不明白,为何王太后会为馆陶大长公主所用,又不好查探太多,唯恐引起刘彻不满。
馆陶大长公主也是个坏心眼的主儿,之前说好会告诉她原因,后来却反悔。言而无信,过河拆桥得太过理直气壮,让刘徽不得不承认,老刘家的人果然都是脸皮厚心黑的主儿。
霍去病拿出刘彻给他准备的诏书,上面写的整治盐务,刘徽一眼看完,主意便上心头。
“父皇有意要对淮南王出手?”论辈分,刘彻该称淮南王一声王叔,可是诸侯坐大,非皇帝所能容,哪怕眼下大汉朝里,诸侯王有实力的寥寥无几,淮南王礼贤下士这样的名号,还是挺让人无法忽视。
故而,这样的情况下,刘彻会动何等心思都不为过。
霍去病瞥过刘徽一眼问:“见过淮南王之女刘陵郡主吗?”
刘徽想了想那么一号人,她是没有见过,刘陵郡主的名号,刘徽听过。
长安有名的交际花,长安城有名望的男人,都是她的入幕之兵。
“淮南王为子求娶金仙,又派女儿久居长安,出入各名望之家,何意?”霍去病面上蒙起一层层寒意,这些事原本刘彻不怎么在意,诸侯王有野心只要不显露出来,他不妨当作不知。
“父皇的意思是让表哥解决淮南王?”刘徽当下追问。
霍去病摇头,“只是让我刺激淮南王,倘若淮南王当真生出谋反之心,陛下另派人来解决。”
刘彻眨眨眼睛,瞅着霍去病一个劲的猛眨。霍去病不禁莞尔,“何意?”
“我若是有办法让淮南王露出反心,又能不费一兵一卒解决淮南王,表哥且说干不干?”刘徽是计上心来,眉开眼笑询问。
霍去病啊的一声,目不转睛盯紧刘徽。
刘徽分外认真的道:“我说的都是真的,货真价实。”
倘若此事真能如刘徽说的那样解决,霍去病眼中闪过一阵火热,没有人不喜欢建功立业,为君分忧,何况刘彻哪怕要平息淮南王之乱,定是要调兵前来。
兵马调动,极有可能打草惊蛇。
“说来听听。”霍去病决定听一听刘徽的主意。
刘徽在霍去病耳边低语,听得霍去病目光灼灼,明显在想,刘徽的主意极好!
既然好,岂能不听。
“干不干?扬名立万,好让世人知道,咱们表兄妹虽然小,谋略心计,一样不缺。将来再想上战场,拦的人都不好意思怀疑我们。”刘徽是在为自己争取。女子想上战场,很难。
更要把握任何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不给任何人以任何理由阻拦。
霍去病何尝不明白刘徽的处境比他难。
想上战场的刘徽,纵然有刘彻的同意,以后的事说不准。或许有可能刘彻改了主意,刘徽怕是连长安城的门都出不去。
刘徽不想和其他的女郎一样,一辈子困在宫墙宅院这样的方寸之地,她是自由的。应该自由自在的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一如霍去病志灭匈奴,为大汉灭匈奴,开疆辟土,刘徽有同样的理想。
别的事霍去病可能帮不上刘徽,助刘徽表现,有何不可。
刘彻若得知刘徽善谋,有奇谋,难道会放弃这样一个奇才,困她于宫墙?
“好。按你说的去做。”霍去病不再有半点犹豫,支持刘徽到底。
哪怕说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刘徽确定霍去病知晓她的盘算,知道她到底是为什么而谋。
知道,霍去病支持呢,并没有责怪刘徽之意,而是选择支持,刘徽不由笑开怀道:“表哥,你真好。”
霍去病迎对刘徽的笑容,认真的道:“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告诉我,我会和你一起。”
刘徽听着这句话,心下怎么可能没有波动。然而别过头,刘徽往前走道:“好,那咱们添把火去。”
霍去病并没有注意到刘徽似是逃避的举动,道:“加多点柴。”
“哈哈哈。”一个两个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淮南王,怕是到死都要后悔竟然轻视两个孩子。
淮南国境内,一夜之间,流言蜚语四起,都在提及淮南王刘安私藏军械,养私兵,有意起兵谋反。
流言传播之快,等淮南王听闻时,在淮南国境内已然传遍。
淮南王大怒,让人彻查谣言从何而起,得知竟然是霍去病让人传播的谣言时,当下闪过一个念头,霍去病想干什么?他是想逼他谋反不成?
“朝廷有哪里的兵马调动吗?”淮南王知晓某些事,第一反应是刘彻那儿是不是派兵来捉他了?
“王爷,各方兵马并没有调动的。”因着淮南王让人仔细打探,哪一个都不敢不听。
确定以及肯定,绝对没有任何兵马调动的痕迹。
所以,霍去病他怎么敢四处传播他意图谋反?
“王爷,霍郎君来了。”淮南王心下大惊,思量眼前的事到底算什么。结果有人来报,霍去病又来了。
昨天是要来借兵,本来说要三天之后才来的。
隔个一天而已,流言四起,以至于淮南王都不禁想,霍去病想干什么?
很快淮南王便知道他要干什么了。
“我听闻淮南王有谋反之心。”霍去病一来开门见山质问。
要不是淮南王查出谣言是霍去病让人传播的,观霍去病的神色,定是以为他原本全然不知此事。
可是,明明谣言是霍去病放出来的,结果霍去病还跑来淮南王跟前,一副定要他给个说法不可的架势,真是让淮南王不由生出一份怒意。
“霍郎君从哪里听说的?”淮南王气归气,再气断不可能杀了霍去病,一但他敢动霍去病,谋反之名就算是坐实,淮南王并不愿意。眼下的他并没有多少胜算,须忍下。
“一出门,一路走来都听到了。”霍去病认真回答,而且盯紧淮南王道:“淮南王不解释,为何你的臣民都道你有谋反之心?”
淮南王腾的一下想往前冲,有意跟霍去病论道论道。
不料霍去病先往前走一步,半眯起眼睛,透着危险的道:“还请王爷随我回一趟京城,当面向皇上解释清楚。”
“不可能。”不加思索,淮南王果断拒绝。
霍去病人只有淮南王的肩膀高,气势丝毫不逊于淮南王的道:“王爷竟然以为我是在同你商量?”
没错,霍去病能是在跟淮南王商量吗?
“王爷若是随我走一趟,解决所有的误会还罢了,王爷不肯进京解释,只能证明王爷心中有鬼。”霍去病全然不给淮南王机会。
淮南王实在气乐了,冷笑问:“有鬼,你当如何?一个小小的外戚,仗着一个女人入皇上的眼,连我这个皇帝的叔叔都不放在眼里?霍去病,你未免太把你自己当回事。”
跟霍去病进京绝不可能。霍去病派人散播谣言,万一是刘彻授意的怎么办?
淮南王如果敢跟着霍去病回京,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不成,不能进京,绝对不能进京。
淮南王打定主意。
“所以,淮南王也不打算听从陛下诏令,借我兵马了?”霍去病对上淮南王隐含怒意的反应,眸色平静,一时间让人都拿不准,到底是谁没有成人?
十一岁的霍去病,对上气得不轻的淮南王,似在看着一个无理取闹,不懂规矩的人。
但这到底是谁没有规矩?
淮南王从来没有像这一刻一般憋屈过。
诚然他是有谋反之心,他也清楚知道,想谋反不容易。有准备,但不敢轻举妄动。
霍去病知他的心思,拿不着证据,散播谣言,以令天下知道他有意谋反。竟然还想让他进京跟刘彻解释。
进京是不可能进京的,淮南王考虑的是,拿下霍去病和刘徽,能不能改变一些局面。
说到底,淮南王对刘徽手中的各种工艺极是动心,未必不想都拿到手,而眼下,谣言四散,霍去病提出让他随他进京跟刘彻解释,接下来……
“不借。你不怀好意,我岂能再借你兵马。”淮南王打定主意,绝对不能让霍去病牵着鼻子走。
“淮南王是要抗诏不从。”霍去病挑起眉头,声音中尽是冷意的道:“真真是要谋反?”
淮南王一滞,无论他想不想反,意图谋反的罪名都要扣他头上,是要置他于死地!
一瞬间,淮南王下定决心,既然早晚都是死,还不用拼上一拼!
霍去病似是察觉淮南王的意图问:“怎么,淮南王是想将我扣下不成?”
扣下。该把霍去病扣下的绝不能让他走。还有刘徽,也要一并扣下。
“来人,将他们全都拿下。”既然退无可退,避无可避,好说,淮南王终是下定决心,谋反是吧,他有此心,也有此意,霍去病非要让他反,他便反给他看看。
可惜,淮南王一声令下,霍去病的剑已经架在他的脖子上,淮南王……
“王爷,想拿我?当真要谋反?”霍去病敢上门挑衅,岂不明白会有什么样的下场。敢来,他们便已经做好万全准备。
“这里是淮南王府,你以为挟持了我,你就能够离开?霍去病,是你逼我反的。”淮南王对上霍去病的剑,不以为然,而是冰冷的告诉霍去病,是霍去病逼他不得不反。
霍去病嗤笑一声,“王爷大概是以为自己的兵器藏得很深,没有人找得到。”
淮南王对上霍去病不以为然的语气,不可避免想到兵器所在。
“王爷,不好了,不好了,我们的兵器库着火了。王爷,府晨着火了。”接二连三的叫唤声,传达的内容都让淮南王惊心。
兵器库,他的兵器库极其重要,要是没了,他还能有胜算?
“王爷,走吧。”霍去病剑架在淮南王的脖子上,提醒淮南王走吧。
本来不相信府上着火的淮南王,走出去看到火光冲天。
不只如此。
“淮南王谋反被捉了,淮南王谋反被捉了。”外面一阵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同一时间,城内的各处守将,都在无声无息的换上人,一阵阵叫唤声道:“缴械者不杀。”
事情发展太快,快得城内的人都没能反应过来,怎么守军都换了。
“诸位,诸位乡亲们勿慌,淮南王因朝廷出售平价盐,对朝廷不满,举兵意图谋反,杀害朝廷使臣,今已被拿下。乡亲们若是发现行迹有异者,速来禀告,万不能让人跑了,引起城中混乱。行迹可疑的人,都是淮南王一伙的,既无法接受平价盐惠于百姓,索性举兵谋反,实在可恶。乡亲们定要齐心协力,捉住贼人。”控城不说,刘徽迅速让人在城中大街小巷叫嚷。
对啊,因为平价盐出来,淮南王的高价盐卖不出去了,从而干脆一不作二不休,直接谋反。
平价盐。
淮南王境内的百姓都买到平价盐,那样的价格,能让他们不用担心吃不起盐了。
听说这是朝廷刚改的盐价。
盐之前的价格多贵,所有大汉百姓都知道。
当得知朝廷售出的盐价便宜时,一开始还有人担心盐是假的。
谁料盐价是便宜,盐竟然比以前更细,可以直接用上,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须得费尽心思才能弄到一点盐味。
得平价盐,淮南王境内的百姓如何能不感谢朝廷。
结果突然听说淮南王谋反,就因为舍不得盐利,不乐意让百姓们吃上平价盐!
百姓们本来对谁管他们没有多少兴趣,但是盐这个事涉及他们的利益,这可就完全不同了。
什么王爷,都是王爷了,还要跟他们这些穷苦百姓争那点利,像样吗?
盐是生活的必须品,因为吃不上盐死的人有。
朝廷好不容易弄出来平价盐,淮南王竟然容不得!
幸好朝廷有所防备,早早把淮南王拿下,淮南王的同党,对,不能让他们跑了。
一看城中百姓都不约而同的一心要拿同党,想守城的关键在于兵权。淮南王兵马多少?
明面上的兵,暗地里的兵。刘徽一点一点的套话,然后,招降。
淮南王都让人拿下了,确定他们还要谋反?
忠于淮南王的人,倒是不想归顺,让霍去病一箭穿胸。
“凡有不降者,杀。”霍去病亮出剑,带着他的八百骑兵,冷酷扫过淮南王的兵马,无声警告。
忠于淮南王的人没有想到,朝廷派来两个孩子,竟然还把淮南王扣了,甚至把他们的将军杀了!
“缴械者不杀。”刘徽适时在一旁喊出这一句。努力去适应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
“缴械不杀。”随刘徽话音落下,在她身后的将士无一例外,齐声高喊,提醒在场的人,识相就乖乖的放下武器,否则,看看刘徽和霍去病身后亮出的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