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否:徐家麒麟子徐明浩盛华兰番外+结局(随一风起)剧情介绍_知否:徐家麒麟子精彩试读
一、故事梗概
现代社会的徐明浩无父无母,在孤儿院长大,他平凡地读完大学。因见义勇为救小女孩而被车撞死。死后他灵魂穿越到古代大周天佑二年的勇毅侯府,成为刚出生的嫡长子。他发现自己这一世父母恩爱,家庭关系简单,没有长辈掣肘。他出生快一年时要举办周岁宴,勇毅侯府虽然已经不如往昔兴盛,但周岁宴依旧大办。周岁宴上来了不少宾客,永昌侯爵府吴大娘子和宁远侯府白大娘子前来帮忙招待,其中白大娘子的到来令人惊讶。众人送了不少礼物,徐明浩登场后被众人喜爱,他确定自己穿越到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里。周岁宴上有抓阄环节,徐明浩抓了书和剑,寓意文武双全。周岁宴后,徐明浩慢慢长大,他跟着父母参加宴会,见识了更多人和事,他也有了弟弟徐明武。白大娘子时常与徐张氏来往,徐明浩也和白大娘子熟悉起来。徐明浩三岁时,他父母认为他早慧,徐张氏决定开始启蒙教育他。徐明浩开始学习认字读书写字,虽然内心是现代成年人的灵魂,但为了不引起怀疑,他表现得中规中矩。徐明武周岁宴时状况百出,而徐明浩在弟弟的周岁宴上依旧是一副安静小大人的模样。宁远侯顾偃开之子顾廷烨周岁宴时,徐明浩和母亲前去参加,他看到了许多剧中人物。随着时间推移,徐明浩六岁时学完了蒙童学的几本书,他的字不太好看。他弟弟和顾廷烨三岁,他时常带着他们玩,还做出一些现代玩具。徐张氏按照徐明浩的营销手段改善了侯府收入。白大娘子难产去世后,宁远侯顾偃开要娶小秦氏,而徐明浩启蒙学完后,徐张氏和勇毅侯决定为他请一位先生,最后选定了一位举人梁先生来当西席。
二、内容解答
问题1:徐明浩为什么在现代社会没有远大理想?答案:因为他在现代无父无母,是个孤儿,学习不厉害,也没有特长,平凡无奇,只想好好活下去,所以没有远大的理想。
问题2:勇毅侯府为什么会逐渐衰败?答案:当代勇毅侯是过继而来,袭爵时老侯爷已快不行,之后老侯爷老夫人相继离世,家中没有其他人经营,而且老侯爷把大部分家产给了出嫁的姑姑当嫁妆,所以勇毅侯府逐渐衰败。
问题3:徐明浩为什么接受白大娘子的亲近?答案:因为他知道白大娘子在剧中命运悲惨,最后难产而亡,他想要让白大娘子多一点笑容,哪怕是暂时的,所以接受她的亲近。
问题4:勇毅侯为什么要徐明浩既学文又学武?答案:因为他们是勋贵人家,勇毅侯认为勋贵人家的孩子需要学点武艺,只要能做到平常三五个人近不了身就行,所以让徐明浩既学文又学武。
问题5:徐张氏为什么认为徐明浩是早慧的?答案:徐明浩从出生到三岁一直安安静静、规规矩矩,不像其他孩子一样闹腾,周岁宴上又表现出与众不同,所以徐张氏认为他是早慧的。
问题6:徐明浩为什么要表现出学习勉强的样子?答案:因为他知道自己是现代学渣,不想表现出天才的样子,担心以后长大了变得普普通通,像伤仲永一样,所以要表现出学习勉强的样子。
问题7:勇毅侯为什么选择举人梁先生当徐明浩的先生?答案:因为他们是勋贵人家,大儒可能不愿意来,秀才学识可能不够且教不了多久就要重新找先生,而举人梁先生五十多岁,进京赶考四五次屡试不第准备回乡,学识应该够教导徐明浩考童生、秀才甚至举人会试等,所以选择他当先生。
三、小说点评
这篇小说情节丰富,构思巧妙。它将现代元素与古代背景相融合,通过主角徐明浩的穿越展开故事,既有现代灵魂在古代生活的有趣碰撞,又展现了古代侯府生活的诸多细节,如周岁宴、家庭关系、社交往来等。人物塑造生动形象,徐明浩的现代思维与古代身份的冲突,徐张氏和勇毅侯的疼爱与期望,白大娘子的可怜等人物形象都很鲜明。故事节奏把握得当,从主角穿越后的适应,到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情节层层推进,如启蒙教育、参加不同的周岁宴等情节都充满趣味,吸引读者不断阅读下去。同时,小说还巧妙地融入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的元素,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熟悉感和吸引力。
四:《知否:徐家麒麟子》徐明浩盛华兰精彩内容:
前文说道,徐明浩已经把蒙童启蒙的三本书都学完了。
蒙童识字两千,方可读经史。意思是蒙童最少要认识两千个字,才可以去读四书五经。
若只是识字,仅仅读《百家姓》和《千字文》就够了。想要科举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还需要一本书了。
《三字经》不仅仅可以学字,它其中还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宗法核心——“仁、义、诚、敬、孝”,内容上涵盖了古代方方面面的常识、国学以及历史故事。
它全文只有一千字左右,却“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朗朗上口,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徐张氏一个妇人,小时也就学了这些启蒙书籍,然后就是“女戒”了,剩下的都是管家这些,已经没有多余的学识来教徐明浩了。
而勇毅侯差不多就是能识字,不然也不会去当兵博军功了,仅仅能看懂军令这些。所以,一直都是徐张氏在管徐明浩的学习。
……
这天晚上,徐张氏对勇毅侯说道:
“浩哥儿已经六岁了,这几年我教他启蒙识字,该教的都教了,已经没有什么可教的了。”
“侯爷,我们是不是该给浩哥儿请一位先生了?”
勇毅侯听到,连忙询问道:
“真的学完了?”
“真的,妾身亲自考教过了。”徐张氏认真的回答道。
“既然已经学完了,确实该请一位先生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六岁才启蒙读书,我儿三岁就开始了。”
“真聪明,不愧是我的种。”勇毅侯高兴地说道。
“他也是我的孩子。”徐张氏白了一眼勇毅侯说道。
“对~对~对”
“我们的孩子。”
“我还要让浩哥儿学武,我们勋贵人家的孩子,不学点武艺怎么行?”勇毅侯继续说道。
“既要学文,又要学武,吃的消吗?浩哥还那么小。”徐张氏担心的问道。
“我又不是让他和我一样,只是要会点武艺,平常三五个人,近不了身就行。”
“让他每天早上锻炼一个时辰就行了,其他时间读书。”勇毅侯连忙补充道。
徐张氏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了,只是让勇毅侯尽快找一位先生。
勇毅侯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
“武哥儿也三岁了吧,是不是也可以开始读书认字了?”
徐张氏翻了一个白眼,说道:“这就是个小祖宗,一天到晚把府里弄得鸡飞狗跳的。哪里和浩哥儿一样?”
“行了,你看着来吧。实在不行,六岁再说吧。”勇毅侯闻言无奈说道,像徐明浩这么省心的,他还没有见到过其他人。
……
这几天勇毅侯也在思考,到底该找一位什么样的先生。
他们是勋贵人家,不是文官家庭,不知道谁教得好。教得好的那些大儒,肯定也不愿意来勋贵人家。
那就只能去找一些老的考生了,那只能是秀才和举人了。
秀才的话,感觉教不了多久,就要重新找先生,而且学识可能没有那么多。
不如直接找一位举人,即使没有考中进士,学识应该也够。起码能保证考童生和秀才的教导,举人勉强也行,会试的考试要求也能多提点提点。这样一看,还不错。
有了目标之后,寻找打听了几天,还真找到了一位举人。
这位举人姓梁,五十多岁了,已经进京赶考四五次了,屡试不第。现在已经放弃考试了,准备回乡颐养天年了。
勇毅侯一看这消息,非常适合自己的要求。准备亲自前往拜访,把梁举人请回府上。
梁举人最开始听到消息,有人找他去当西席,他是不愿意的。因为自己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岁数,已经知道自己科举无望了,剩下的时间准备回乡颐养天年,过儿孙环绕的日子。
又听到一位侯爷要上门拜访,他也没办法拒绝,只好等上门拜访的时候,看看情况再说,这就是权力的好处。
这边勇毅侯收到消息,便准备第二天就去拜访,当天就请了第二天的假。
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徐明浩看见了勇毅侯也在,也感到惊讶。正常情况,勇毅侯一大早就去军营了,这个点不在家。
勇毅侯也看出徐明浩很惊讶,一脸想问的表情,直接说道:
“我今天要去拜访一位先生,请他来教你读书。”
徐明浩一听,倒是没那么大疑惑了。自己把那几本书学完之后,母亲徐张氏便再没有教过自己其他的了,是要换其他人教自己了。
吃过饭,勇毅侯就带着礼物出门了,没带谁,就带了两个长随提着礼物。
出门没多久就到地方了,让长随敲门,一个门房的人物打开门就问:“你们是谁?来这做什么?”
长随立即道:“这是勇毅侯,我们侯爷来拜访梁举人的。”
门房一听,马上就精神了,连忙问好,然后跑进去禀告。
不一会儿,就见几个人簇拥一个人出来,不出意外这个就是梁举人了。
……
房间内,勇毅侯和梁举人分坐左右,互相寒暄了几句,花花架子众人抬嘛。
勇毅侯开口道:“梁先生,我想请你我去府上当西席先生,教一教我儿。”
“先生放心,我儿三岁启蒙,现在已经启蒙完了。”
“先生不用担心基础,教后面的就行。”
梁举人一听这些话,有点惊讶。勋贵人家有几个能读书的,三岁就启蒙了,是真的吗?
随即露出一副思考的样子,心中想到:“管它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么教一下也不难。如果是假的,自己只需要尽力而为就好了,相信勇毅侯也不会为难自己。”
“接了这份邀请,也可以为自己后代留一条路。如果有机会出头的话,可以找勇毅侯帮一帮忙。”
想到这些,梁举人心中一定,决定去教书了。连忙对勇毅侯道:“我答应了,侯爷。”
勇毅侯接着询问,要不要搬到侯府,毕竟距离还是有一点远。梁举人想着,自己住的地方也是租的,便答应了去侯府居住。
勇毅侯见答应就离开了,梁举人随即便让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家。
(真正的读书生涯要开始了,我们的主角会有什么表现呢?)